本篇文章是與禪修班新進師兄們,心得分享內容,在此全文轉錄野人獻曝

今天師父要我來這裡和大家分享學佛心得,心裡有些惶恐,怕自己能力有限,沒辦法表達出佛法的精妙,希望各位多多包涵。首先要讚嘆一下各位師兄!因為根據我這些年來的觀察,發現凡是能夠親近佛道的人,大概可分為三種,一是有大智慧的人(早就想親近佛法,今天終於因緣成熟);再就是有大福報的人(雖然對佛法還不甚了解,但有機會就不錯過,這就是福報因緣),相信各位都是有大智慧、大福報的人。剩下第三種,則是有煩惱而不知如何解脫的人,就像我一樣。

大家也許剛剛踏進佛門,一定很好奇,學佛修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是不是只有唸經、持咒、聽經、聞法、參禪,才叫修行?接下來讓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修行學佛當中的若干體悟。

記得我同修(太太)剛來到精舍的時候(我還沒來),每次禪修課回家都非常興奮,覺得師父講經不但好聽,而且有用。她初次體認到甚麼是「佛法的無邊」,倒不是悟到甚麼大道理,而是每次師父講經說法時,總是意有所指的,好像有法眼一樣,都剛好說中我的毛病,她覺得太神奇了。回家後總是師父長師父短,時時刻刻不忘糾正我。我當然不服氣,但是她說的也都有些道理,我就活像個孫悟空,被她握在手掌心。心想難道她去上課,就是為了我不成!

還好這種情形維持了不久,家裡忽然安靜起來,我以為她興奮期已經過了。後來她自我招認,師父有開釋,佛法是用來觀照自己的,不是來觀照身邊的人,否則自己沒修好,所有的人也都不敢來學佛了。

後來我自己來到精舍以後,才深深的體會到,原來佛法即生活,生活即道場。修行就是這麼簡單,沒有特定時間、地點,一切修行都在日常生活當中,一點一滴的修正我們的行為。

但是我們都有一個通病,凡事總習慣往外看,很少內觀,所以都看不到自己毛病,也聽不進別人的批評,卻又總喜歡對人指指點點。俗語說的好,旁觀者清,當局者迷吧!看周遭親人、朋友、同事都是毛病,卻自我感覺良好,人與人之間當然容易起摩擦而不快樂。其實問題在大家缺少自我觀照的能力。

心經裡的第一句「觀自在菩薩」。除了指觀世音菩薩外,也有因觀照而得自在了的涵義。也就是說,日常生活中,如果能養成自我觀照的習慣,就會像菩薩一樣自在。但是如果我們觀照起來總是「自我感覺良好」怎麼辦?現在就教你們一個秘訣,如果觀照自己時感覺良好,就看看身邊的人,對他們是不是也都感覺良好?如果是,那就真的得自在了;如果總是感覺別人不好,只有我好,就有問題了。大家想必聽過蘇東坡與佛印故事,有一次蘇問佛印,你看我像什麼,佛印說你像尊佛。佛印問蘇,那你看我像甚麼?蘇得意的說像坨屎。蘇小妹得知後,跟蘇講,別得意,你看別人像甚麼,你自己就是甚麼。這隱喻了修行的境界,當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看到每個人都順眼時,學佛工夫就到家了!但是到達這樣境界,也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功夫。來精舍聽經聞法就是最好的開始,同時藉由學習禪坐沉澱自己。

當然我還有一個,輕鬆學佛法門,各位想不想知道?奉勸在座的,要把另一半帶來,夫妻一起學佛,才是最佳拍檔。因為要自己看清自己,不但難!而且非常難!簡直比登天還難!但是說也奇怪,你的另一半輕輕鬆鬆全看到了,她會非常樂意的幫你觀照自己,剩下的你只要學著改就行了,你看,修行變成一件多麼簡單的事啊!你們知道為何稱夫妻為「同修」嗎?意思就是隨時隨地互相參悟,互相指正,一同修行!

最後願大家日後見面時,你我都能夠彼此感覺良好,回到家看到身邊所有的人,也都能感覺良好。非常感謝大家,如此慈悲的耐心的聽我分享,大眾布施慈悲歡喜,阿彌陀佛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佛法即生活 生活即道場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傳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