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現代科學觀點,世界上所有的物質,都是由極微小的粒子所組成,我們肉眼所見到的一切,也都是粒子的聚合離散,根本沒有一個剎那存在的實體。譬如燃燒,因快速氧化過程,能夠清楚觀察到瞬間的變化。但如果變化速度緩慢,我們就不容易察覺,如刀子生鏽,就是一種慢速氧化過程,雖然不會覺得刀子在變化,可是從來不曾停止氧化作用,直到百年以後化為塵土。

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,由無數的細胞所組成,而細胞又是由無數的分子、原子,以及更小的粒子組成。我們每天不覺得外表有任何異樣,其實每分每秒都在變化,拿出以前的照片,就會赫然發現歲月的痕跡。所以從微觀的角度,現在的我,已經不是過去的我,我只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(假名我),非實有而存在(無我)。故佛陀說所有眼耳鼻舌身意,所感受到的色相,均是動態變化的狀態(一合相),不會固定在某一不變的狀態,所以任何有形的物體,從來就未曾生成,當然也不會消滅(不生不滅),也就是根本就不曾存在過。既然物質所呈現的樣子,每一剎那都在變化,沒有一定的形象(無常),既不會重複,也無法複製,世間的山河大地,萬事萬物也都是如此,所以佛陀說:「如來說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」,世界只是一種概念,並非真實存在。

既然如此,所有物質世界,在轉念之間,就歷經了千百萬種變化,其實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存在。就如同看電影時,底片快速播放,形成對於影像的幻覺,感覺上好像存在。這就是佛陀所說,世界上你所感覺到實有的東西,都只不過是一合相罷了,並非真的存在。

在變化無常的空間世界中,既然沒有片刻是靜止的,所以也沒有真正的實體存在,時間在這樣的空間當中是沒有意義的。但是如果要將物質,動態變化的連續過程,視同一個存在的物體,就需要用時間來標記。譬如,你把從出生到死亡,這樣無數肉身接續變化的動態過程,視為同一個我(假名我),就需要時間座標,將變化過程,依照我們的需要,虛擬標記成許多不同區段,如出生、死亡、少年、中年、老年、今天、明天等,好讓我們的心識記憶,能夠清楚切割,動態事件發生的區段。

所以在娑婆世界裡,時間只不過是心識所借用的標記而已,即便是沒有時間,世界也不會有任何改變,日出日落純粹只是空間的變化,而不是時間的改變。

既然有形體的物質,是身體五感所構築的虛幻世界,時間也是心識為了辨識物質,所虛擬的標記而非真實存在的。所以時間與空間都是唯心所造,心識接收了這樣的虛假訊息,把一切幻有誤以為是實有,假戲真做,產生愛恨情仇,也因此起了妄想與煩惱,其實都是無謂的。就像看戲,我們會因為戲中的悲歡離合,心情隨之起伏,但是出了戲院,都知道是假,自然不會再繼續放在心上。可是在現實當中,卻不知道一切都是虛幻,隨著人生大戲,高潮迭起,渾然不知人生如戲,直到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,也都不捨得放下。

這個娑婆世界,只不過是心識表演的舞台,本來就非實有,生死就如轉台,唱完一齣,接著一齣(輪迴)。世上的一切有形物質,都是虛有,下了戲台也帶不走,唯一能帶走的,就是這一世的作為,成為下一齣戲的腳本。所以唯有真的能夠體悟人生如戲的道理,才不會入戲太深,但不能因此就毫無作為(斷滅相),仍然要精采演出,因為今世的演出,關係著來世劇本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傳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