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經云:「五蘊皆空」,實非一般人所能體會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等五蘊,是我們人「心識」所起的作用,若要說這一切皆無,如何才能讓人信受?
就先從「色」說起,我所見的花花世界、摸得著、聞的到,聽得見,這些是虛幻的嗎?怎麼可能?再說「受」,我們即非石頭,如何無受?別人打我、罵我、辱我,即便能忍,亦不可能不受,所以「忍受」一詞,是連在一起用,表示有忍必有受。再以「想」來說,天天面對所遇的境界,不想如何面對,怎說無想呢?若真無想,是否連修行都有困難!還有「行」,無所作為是空嗎?那豈不為行屍走肉。經過色、受、想、行的作用後,天天累積放在心裡,隨識流轉,這就是我們凡人,五蘊不空!
所以佛陀為眾生開示「五蘊皆空」的道理,只是闡述凡人所不能見、不能察的空性真相而已。此話怎講,舉個例子來說,我們之所以將五官感受視為真實,是因為我們看不清楚。在「色」蘊上,如果眼睛看的夠「快」,就知道電影中的連續動作,只不過是一張張底片快速移動,讓我們產生視覺暫留的效果而已。或者是能看得夠「慢」,就能觀察花開花謝的過程,就像定時定格拍攝一朵花的生命過程,再一次快速放映,就可清晰體悟到,生命在點滴當中的變化。又若能看的夠「細」,原本以為世界是地、水、火、風所組成,如從顯微鏡看世界,才發現原來人是無數小分子所合成,每個分子又是原子、電子,以及許多更小的粒子所組合而成的。所見的房子,也是許多極微粒子的聚合而已。若能看的夠「遠」,如在電子望遠鏡中所見,才知道山河大地外,還有其他星球星系,以及無邊的宇宙。至於其他香、味、觸等感受,亦復如此,我們永遠不知道,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,只是依據五感,主觀認為所見、所感的一切,就是真實存的事實,並信以為真,其實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的假相。
其次為「受」蘊,受可分為煩惱與痛苦的「苦受」,身心愉悅的「樂受」、以及不苦不樂的「捨受」。我們對於一切受的感覺是真實的嗎?先從「苦」說起,苦又可分為身苦與心苦,我們面對生、老、病、死都覺得苦,是因為我們打從心理厭苦。身體原為地、水、火風四大假合而成,從表象上歷經成、住、壞、空等階段,最後歸於烏有。如果沒有心識作用,身體本不會知苦,譬如你昏迷時,不會知道疼痛,但是見親子受苦,如同刀割。心不但會感受身體之苦,自身也有愛別離、求不得、怨憎會、五陰熾盛等苦。看到失戀的人,痛苦如喪考批;仇人見面分外眼紅,新仇舊恨湧上心頭;見人買iphone,也想要有,借錢也要擁有,卡債愈積愈多,也是苦啊!至於「樂」受,凡能滿足欲望者,皆為樂受,言說不盡,就此略過。所以無論苦、樂,受的感覺與習性相對,譬如,有些人個性淡泊,對於物質欲望小,即便是一時貧窮,亦不以為苦;另有些人家財萬貫,還是不能滿足。所以痛苦或快樂,並非取決於物質的多寡,而是欲望的大小。欲望就是習性,天生就有所不同,也是修行重點所在。只要欲望小了,「受」的感覺也就小了,最後連欲望都沒了,也沒有苦樂可言。所以不要以為「受」是理所當然的,無「受」的境界,是有可能達到的。
再來,談到「想」,想的能力是天生使然,要會想才會學習,才能有所作為。想的最主要的功能是邏輯判斷。在接收到五官對外境的感受,開始進行好壞、好惡等分別比較,並加上性格或習性的左右,做出結論與判斷。就好像有人看到一張風景相片,覺得非常美麗,思量日後若有機會,一定要親自走訪。但另一個人看到,可能覺得風景不怎樣,就丟在一邊。為什麼同樣的外境,卻有不同的想法,所以可以知道,「想」只是一個人的主觀價值的判斷而已。所有我們所「想」,皆是唯心所造。如人丟了東西,懷疑鄰人所偷,看別人覺得像賊,結果在自己家裡找到了,心中釋懷後,先前的想法也就跟消失了。所以「想」僅是分別與妄想的造作而已,本無真的有一個所想的事實存在,所以佛說:「無想」。當「想」蘊起時,起心即錯、動念則乖,一切皆是妄想使然。
至於「行」蘊,則是在思量琢磨以後,所採取的行動,不管是消極、積極,都是行的表現。有人遇到挫折或失敗,痛定思痛,努力再起,但也有人一蹶不振。這些都是人的行事作為表現,怎可能無「行」呢?其實佛陀的意思,重點在「作而無作;行而無行」,行的本質仍應是積極的,但是對行的結果得失要能放下。凡事不要以我為出發點,處處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,就是行無所「行」了。
當修行至菩薩「五蘊皆空」的境界,就不會再為心中罣礙所困,無明煩惱苦樂感受也就沒了,自然脫離六道輪迴苦海,直達涅槃之境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