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學習佛道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性,自利又能利他。但是習性從何而來?我們天天受它左右,卻又對它所知甚少,更不用說如何對治,只好任其主宰。常見一些學佛的人,天天深入經藏,卻無纖毫之力改變自己的習性,一不如意就起嗔怒,物慾追求無有盡頭。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認識,大腦對於習性、思想、行為之影響,也許能夠幫助我們,改善我們的不良習氣。所以接下來會有幾篇文章,討論身、心作用與改變習性的可能性。

我們先從腦部的結構,來認識它的功能及對身、心的影響。人腦基本是由「腦幹」、「小腦」、「邊緣系統」與「大腦皮質」等四大部分組成,各自又包括許多不同功能的區域。其中「腦幹」又常被稱為「爬蟲腦」,也就是在哺乳類出現之前,爬蟲類的原始腦部功能,它只有呼吸、覓食、求愛、交配、搶地盤等生存基本能力,所以爬蟲類不具備保護後代的能力,也沒有情感,生下蛋就不管了,任憑大自然擺布。至於「邊緣系統」又稱為「哺乳腦」,有了情緒反應,並且知道如何保護哺育後代,發展成為親情與族群間的關係。似乎從「唯我」的意識,進步到「人我」的意識,展開同類間之互動。哺乳腦進一步發展到了靈長類時,演化成更為成熟的「新哺乳腦」,就是我們的「大腦皮質」,具備了思考、判斷、說話等高度智能活動,讓「自我」意識有了不同的演繹與發展,產生了宗教、哲學、科學等,追求真理的現象。

維持生物基本生存的爬蟲腦,是生物本能暫擱一邊,先介紹和我們習性有關的情緒中樞「邊緣系統」,它是由視丘、下視丘、杏仁體、海馬迴與胼胝體等部分所組成,皆是控制人類情緒反應的重要器官,我們之所以會滿足、失落、發怒、歡喜、激進、退縮,以及記取經驗教訓等,「邊緣系統」都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
其中「視丘」是通往大腦皮質的重要通道,當我們接觸到外部情境時,除嗅覺外,包括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觸覺等感官訊息,通過視丘進入大腦皮質後進行整合,在經思考後所送出的指令,也會先通過這裡。譬如,當感官偵測到一個黃色,圓形,硬中帶軟的物體,會經由視丘傳導到大腦皮質,就會開啟過去經驗,經比較判別,獲得過去所認知的橘子概念,根據這種認知基礎,得以辨識橘子。從過去的經驗,也會累積出抽象概念,譬如說「笑」的概念,甚至我們可以從對方的笑意,看出善意還是惡意。

佛法中將眼耳鼻舌身意,稱為「六根」,對六根所接收到的訊息稱為「六識」,其中感官知覺分別稱為「眼識」、「耳識」、「鼻識」、「舌識」、「身識」等,或稱為「第一至第五識」,屬於身的作用。至於大腦皮質在接收的五根的訊息後,進行整合並做出反應,稱它作「意識」,又稱為「第六識」,屬於心的作用。

因為前五識最先接觸到外境,會依據見、聞、覺、知等起了身體感受,稱之謂「身受」。再將身受的感覺,傳送到了大腦皮質的意識當中,做出分別比較,謂之「心受」,譬如漂亮、好聽、難聞、好吃等意識作用,皆因受到外境,所引發的念頭(五俱意識)。當然心的作用,不一定是由外境所引起,就像胡思亂想、白日夢或夜夢時,出現許多妄念與景象,也都屬於心中意識作用的一部分(獨頭意識)。這就是六種意識的身、心作用,接下去我們將在「大腦功能與重塑習性(二)」繼續分享,身、心作用在習性上,所扮演的角色。

arrow
arrow

    傳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